在“蒸煮模式”和“烧烤模式”中不断切换,除了高温预警,还随机发放暴雨、大风、雷电预警……这个夏天,“天气君”有点任性。对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办公室可能才是最好的“避暑胜地”。然而,当我们在室内享受清凉时,建筑能耗正一路飙升。
(资料图)
在我们每天工作与生活的建筑里,从设计、修建再到日常使用的各个环节,怎样才能做到节约能源?连日来,新民晚报记者探访多个节能、低碳建筑,看这些建筑如何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挖掘绿意、如何从设计到运营对能耗“斤斤计较”,在高温热浪中为城市里的人营造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自然博物馆:每天测温寻找节能最优解
“12700”,这是上周二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也是这个暑期的常态数字。正值盛夏,骄阳似火,很多人都愿意走进博物馆,增长知识同时还能纳凉。面对高温与超高人流量,博物馆怎样才能在确保观众舒适的同时,尽可能节约能源?
螺旋上升的绿色屋面、巧妙围合的椭圆水池、形似地质构造层的立面、造型奇特的“细胞”曲面……山、水、陆地、岩石、细胞这些自然元素的营造,让人觉得这个建筑仿佛是从公园里自然生长起来的。殊不知,这些极其“自然”的表面下也暗藏着“节能低碳”的玄机。
“在节能设计上,自然博物馆的细胞墙、生态绿化屋顶、雨水回收和地源热泵系统都非常有亮点。”原上海自然博物馆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顾问负责人李书谊介绍说,博物馆的下沉庭院,将自然光引入地下,环绕下沉庭院的玻璃幕墙“细胞墙”既透光又能隔热保温,自然光成为展厅的重要光源之一。庭院水池发挥着蒸发制冷作用,还能利用地热系统对建筑温度调节冷热;采用绿化屋顶收集雨水,利用水池蓄积雨水和经回收处理的废水。
“你们进来了那么久,场馆内的游客也很多,有没有感到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上海自然博物馆维保科科长吴为昊介绍说,在人流量很大的情况下,依然能有空气流通感,是因为馆内不止空调变频送冷,还联动使用了新风系统,能监测二氧化碳浓度。
细节着手,在点滴之中厉行节约。自然博物馆曾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评价标识。但绿色建筑要常绿,后期运营上的维护至关重要。“进入暑假后,人流量破万是常态。我们要在保障观众观展舒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很多工作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吴为昊介绍,由于场馆内不同区域的实测温度有时会与传感器显示的温度有所偏差,所以每天有专人负责动态监测所有展览区的温度。“从场馆最上面一层检查到最底下一层,每天上午十点到十点半监测一次,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再监测一次,大的展区监测三四个点,小的展区至少监测一个点。然后把监测数据与设计时的温度区间对比,如果超过合理区间就会报警,帮助我们在管理时不断优化和改进。”
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绿色小屋”是教室也是“展品”
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绿色小屋”,它是一个教室、活动中心,教学、研究、生产、实践、培训、科普等多元活动都能在这里开展,它还是绿色建筑的典范,曾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 CI)铂金级认证(最高级别)。它以“绿色”为主旋律,打造出一个节能减排的创新中心。
走进“小屋”,凉意扑面而来,室内空气清新宜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整面“生态绿墙”。这座“绿色小屋”如何平衡节能减排与舒适的教学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李书谊也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的绿色建筑学科带头人。她告诉记者,将节能减排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最核心的策略便是“开源”和“节流”。
“绿色小屋”南向坡屋顶上放置了42块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光伏发电量达到总用电量的20%。通过光伏利用,“小屋”化身光能资源生产者,有效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水资源的“开源”方面,因地制宜地利用建筑外庭院的蓄水池,在收集雨水并通过生态过滤和处理后,可以供“小屋”的绿化浇灌和道路浇洒。
除了“开源”方面的设计,“节流”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策略。“小屋”充分考虑了自然采光,建筑墙体上开有很多的玻璃窗户,置身室内仍能感受到太阳光,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并通过日光感应系统,智能化调节室内人工照明。此外,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系统也被应用于建筑中,建筑南北两侧的窗户高度不一,南侧窗户低于北侧窗户,这个巧思通过热压通风技术,有效提高了室内外空气的流动与交换。自然通风的设计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节约了大量电力消耗。
“绿色小屋”的空调、插座、照明等用电系统的各个数据都展现在一个名为“能耗监测平台”的系统上。“通过跟踪能耗数据,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个用电环节的能源消耗情况,同时也能根据数据调整资源配置,以更好地达到节能效果。”李书谊介绍说,这个平台还可以自动生成能耗日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能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江浦路街道办公大楼:20年老楼要当零碳“新秀”
位于许昌路1212号的江浦路街道办公大楼,已有20多年历史。从去年开始,这栋楼经过一系列改造,成为节能新秀,已获得国家近零能耗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成为上海市首个获评该荣誉的既有公共机构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从去年开始,借助办公楼修缮契机,江浦路街道对整栋办公楼的围护结构实施改造:给屋顶加设保温并翻新防水,外墙采用石墨聚苯保温装饰一体板,并在楼层间设岩棉防火隔离带,窗户也全部翻新成了双层中空断桥铝合金窗,保温隔热效果大幅提升。“对老楼做改造难度比较大,既要对标最新的节能标准,又要迁就现有的房屋结构,还要平衡好投入和效果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都进行了好几轮调整。投入使用后效果很明显,大家感受较深的是,未装空调的一楼大厅,夏天走进来明显感觉温度有下降,挺凉快的。”江浦路街道党政办王晓琴介绍说,位于3楼的平台被改造成了“屋顶花园”,成了员工休憩散步、感受自然的好去处。“大楼投入使用后,我们还在这里举行过一次绿植交流活动,反响热烈。”
这次改造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实现了“隔墙送电”。江浦路街道创新性地利用两处空闲屋顶空间,增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共铺设单晶硅光伏组件157块,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2.6千瓦,每天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经汇流后全部供办公楼使用。改造后,光伏系统的日均发电量达到240度,工作日期间这个发电量已经占到大楼供电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办公楼用不完,剩余电量还会上传至国家电网。
改造前,2021年3月到5月办公楼的总用电量为4.83万度电;经改造之后,2023年3月到5月整栋楼的总用电量为3.48万度电,节能效果明显。“我们搭建了办公楼智慧零碳监管平台,实现办公楼碳排放的可监测、可感知;参照国家先进技术标准,申请近零能耗建筑标识,后续将通过采购国家绿色电力证书,打造广义上的‘零碳’建筑。”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志愿者 赵冰琰 马雨洁
专家观点:上海绿色建筑已经全面普及 未来需要更多的数字技术和政策支持
“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虽然在绿色建筑领域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后来居上,如今在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节能与低碳创新研究院院长张颖指出。
“绿色建筑分不同的等级,有一星、二星、三星,上海现在已经把绿色建筑的要求纳入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例如土地出让合同会约定绿色建筑的星级要求,在方案报批阶段会审查绿色目标,在施工图审查阶段会审查图纸中是否落实了绿色建筑技术,在竣工验收时还会对各项绿色技术验收。通过各个节点的管控,确保绿色建筑的实施质量。”
近年来,上海还出台了容积率奖励政策,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并将此作为建筑领域落实碳减排的重要抓手。开发商通过进行外墙保温一体化和气密性设计,选用节能效果更好的门窗产品和空调设备,积极采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等可再生能源系统,可帮助建筑大幅度降低能耗,未来住户也可以在拥有更好的居住品质的同时节省电费的支出,这也实现了政府出政策、市场主体参与、终端老百姓受益的良性循环。“这也说明了政策引导在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的重要性。”
张颖还指出,当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和客观条件限制,首先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迭代更新,例如在推行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进程中,同时满足节能、美学和安全性的新产品还需要加速研发,通过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建材资源利用也需要更多的市场主体关注和参与,从源头上实现减排。此外,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水平比较低,未来需要大力发展智能建造技术,提升建造的效率、减少现场的人工,同时提高构件装配的精确度。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如何发挥新技术新系统的价值,也需要面向运营实际需求研发更多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 志愿者 刘硕今 沈喻元
【相关链接】:
一个园区集齐上海三代绿色建筑:向更低碳更健康的人居环境迭代升级
实测上海十大写字楼:空调控温节能到位吗?
关键词: